望奎縣招商引資網訊:望奎縣全縣只有48萬人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縣。這樣一個小縣,僅僅是因為棚改拆遷,就制造出來三百多個上訪戶?竟冒出來這么多“刁民”!看來,這里的縣官們是夠忙的了。可是這些上訪戶是怎么產生的?難道是因為這些人都品質不好嗎?難道望奎的風水有問題?還是縣官們都不做正事?不理“朝政”?抑或是“胡理朝政”?其實事情本身很簡單,恐怕連三歲孩子都能辦好,合同怎么簽訂的,就怎么兌現,不就完事了嗎?如果是開發商無力兌現協議,當初簽那個協議,是干什么的?是否已經涉嫌詐騙?作為縣政府,開發商拒絕履行協議,政府為什么非得幫著開發商說話?非得逼著老百姓一再讓步?老百姓到法院起訴,政府還要干預,不讓立案。難道縣政府的某些官員與開發商有共同的利益嗎?
今年61歲的白玉珍,退休前是黑龍江省望奎縣國家稅務局一名國家干部。她說,她管了一輩子的賬,從來沒有出過一分錢的差錯,但是遭遇到她所稱的****、流氓開發商后,他們一差,就給她差了幾百平米商服樓,而且鬧騰一年半了,還沒有任何結果。為此,大半輩子都不會告狀的她,竟然學會了暗訪、暗拍、暗錄,學會了和政府官員、開發商講理,學會了保衛房產的“打仗”,因此被望奎縣某些官員稱為“刁民”。
和白玉珍有同樣遭遇的還有300多戶!因為被開發后,他們認為不能得到合理補償,都走上了上訪、告狀之路,同樣被政府和開發商送了個“刁民”的稱號。
白玉珍的“刁民”稱號緣起于2011年4月的一次棚戶區改造開發。她家住在望奎縣城的一馬路和二馬路中間,屬望奎縣城的黃金地段,現在開發叫金源福小區,她丈夫在那里做生意,一點一點的擴展,庫房越來越大。時至2011年4月,龍豐房地產公司進入望奎縣,要在她家那里建設金源福小區,對該地區進行棚改拆遷,白玉珍與龍豐房地產公司雙方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就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事宜達成了產權調換協議,簽訂了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其中回遷戶所有的拆遷補償,以及回遷過程當中造成的經濟損失都以實際回遷面積作為補償。但是,開發商建完樓,就變卦了,稱當初雙方簽訂的協議有效,但是不能履行。她去找政府,政府卻一味的讓她讓步,結果是那個協議居然成了擺設!
5月5日,白玉珍來到本站,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開發商:你要的太多,兌現不了,你愛哪告哪告!
2011年10月末,工程完工。白玉珍拿著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找到開發商,但開發商不給回遷,說:“你要的面積太多了,兌現不了”。白女士說:“那你當時不是自愿跟我簽的協議嗎?”開發商居然說:“我要是不跟你那樣簽,你能搬家嗎,當時你就算要1:10的比例,我也得簽,要不我怎么往下進行,別人家怎么辦?”白女士馬上意識自己到上當受騙了,說:“那合同就是廢紙吧!”。“合同有效,但房子給不了”,白又說:“你不履行合同,還說合同有效,這不是詐騙嗎?”開發商無言以對,就說:你愿意上哪就上哪告去吧!面對開發商她認為的無賴行為,白女士知道是無法跟他溝通了,就說:我去找政府······
直至2013年4月末,她終于等到了開發商的回遷通知書,但是,和原來的補償安置協議相去太遠,她無法接受。
政府:你要再不讓步,等開發商跑了,你就什么都沒了!
白女士自述道:我從11年末至今不停地找,建設局就是兩個字“推、托”。 最后,我又從建設局又找到縣政府【有政府門前的監控為證】。
2012年,新的一屆縣政府主管領導在電視上和縣長接待日都明確的表態“在對待回遷的問題上遵循安置補償協議,怎么簽怎么給。只要開發商不人間蒸發就得給。”這是新一屆政府的態度,我很傻的期待著。
2012年7月,原主管縣長離任,現主管縣長劉小光就任第一天,述職報告沒有做就接手了我的事。上午做完述職,他告訴我這個事情他能管。下午到樓址看了,沒有態度。第二天態度就變了,對我說:“這個事情解決不了,找誰都沒有用。”
這以后我多次找到縣委書記顧百文,還給他下過跪,求過這個親爹的父母官,給子民做主。他問主管縣長:“有沒有合同,按照合同幫助協調”。換了主管縣長以后,再找他時,他反問我:“為什么別人能回遷,你為啥不能,找找自身原因,要做出讓步,找主管縣長協調,誰主管誰負責,我只負責監督。”
這時的開發商更變本加厲了,居然把本應該給我的房子賣給了別人!我看房子就要沒了,就和滿身疾病的老伴先行入住,但是,沒有水、電的空房子里的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這個冬天就好像回到了戰爭年代。
2013年3月,我再次見到顧書記。他問我:你的問題不是解決了嗎?我說:要按協議位置回遷。顧說:“你的出生地都不能算原地,還什么原地回遷啊!”這就是我們的“父母官”!我又無數次地找單偉紅縣長,為了能見到她,零下三十幾度的嚴冬,我起早在她家門外等,結果還是一樣,“我要讓步,協議有失公允,不讓步她也協調不了。開發商給五百平,我再給你爭取一百平。”我一千平的商服樓,縣長爭取后才能給六百,縣長真是開了大恩哪!單偉紅縣長還說:“我要是有這么多商服,縣長我都不當了,你這就是富婆了。”她這是眼紅,難道當縣長就是為了錢嗎?我一輩子攢的家當,怎么就好像是不義之財了呢?2013年1月14日早,我給單縣長打電話要辦理回遷手續,她說我入住是非法的,開發商把我的回遷房能另賣給別人,“一女二嫁”都合法,我回家非法,這是什么縣長啊?我后來又找到主管縣長劉小光,實在沒有辦法了,讓出三十米,劉縣長說:“扯蛋,根本不可能,你要再不做出讓步,等開發商跑了,你就什么都沒了。”2012年末,我又去找劉小光的時候,他說:“都快世界末日了,你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這都是些什么領導啊!開發商不履行合同,卻讓拆遷戶一味地讓步、讓步、再讓步······這其中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女二嫁”:引發住房爭奪戰,心驚肉跳,膽戰心驚!
在無數次走訪、上訪過程中,我去過市里,去過北京,在京城睡過大街,因為住的旅館,剛剛登記,就有人了解我,在異地他鄉,我真的害怕了······等到了2013年1月份,有人在我應得的房子里裝修,我預感到事情不妙,偷偷地向裝修工人問詢,才知道房子又賣給了別人。沒有辦法,眼看房子就要沒了,我就和體弱多病的老伴于2013年1月11日強行入住了,但惡夢也就從此開始了!
房子的新買主張鳳臣來找我們理論,說他64萬買的房子,為什么我們不讓他裝修?我把實際情況說了,他根本就不聽,就動硬的了,強行破門,就像戰爭年代陣地攻堅戰一樣,我只好在二樓上拋白灰、撒汽油······防止他們進來。白天還好,到了晚上,看外面萬家燈火,我們老兩口在這沒水沒電的空房子里,真難熬啊!去年的冬天奇冷,窗戶上的冰都快有半尺厚了,那真叫凄慘······我無數次報案,警察只是觀戰,不讓事態惡化,就是不阻止。4月18日再次鎖住房門一整天,4月19日至23日連續鎖住房門一共達一百三十小時之多,老伴終于熬不住了,犯了心臟病,險些丟了性命。開發商把一個房子賣給兩家,這跟“一女二嫁”有什么區別?這時“縣太爺”都到哪里去了?還形勢一片大好嗎?之后,又陸陸續續經歷了幾次戰役:2月24日,2月28日,3月5日······最嚴重的是4月22日,聽鄰居說,警察要用水槍強行把我們驅逐出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就買了大大的國旗高高地舉著坐在了窗臺上,我就不相信他們敢動我,還敢對國旗不敬!要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發生,我就跳下去,了結此生······
記者暗訪:拆遷案件縣政府統一協調,法院不予立案!
白女士的來信寫的活靈活現,讀后不禁令人毛骨悚然。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 3月24日本站特派記者前往黑龍江省望奎縣采訪。
記者先是跟隨白女士進行了暗訪。
在望奎縣公安局經偵大隊,負責人問明來意,問白女士:你是不是姓白呀?白說:您怎么知道的!你的事縣局的全知道,房子還沒有給呀?沒有,太難了,這不來報案了嗎。負責人說:你這個案子,不屬于詐騙,屬于合同糾紛,歸法院管,去法院吧!白女士無可奈何地跟他敘述了起來······聽完白女士的陳述,這位負責人語重心長地說:你的事,我表示非常同情,但沒有辦法,你還是去找別的部門吧!
在望奎縣法院立案大廳,接待白女士的是位女同志,她看完了白女士遞交的立案材料,面帶難色地說:你們等一下,我去請示領導。好一會,她才出來,說:你們這個事立不了案。白女士說:“開發商這么做,沒有觸犯法律嗎”?這位姓倪的法官說:現在不是犯不犯法的事情,關于拆遷的案件,現在是縣政府統一協調解決,所以你的案子,暫時我們法院不予立案。白說:縣政府辦事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嗎?對方說:我不能回答你這個問題,你還是去找政府吧!走出法院的大門,白女士已是淚流滿面,她對記者說:我現在是“乒乓球”啊!找到哪里都往外推!
望奎縣法院居然不予立案?但是,記者看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品房買賣的司法解釋明確要求應當受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合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3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批委員會第1267次會議通過)發釋【2003】7號第七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按照所有權調換形式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明確約定拆遷人位置、用途特定的房屋對被拆遷人予以補償安置,如果拆遷人將該補償安置房屋另行出賣給第三人,被拆遷人請求優先取得補償安置房屋的,應予支持。
記者狐疑,是不是法院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指示”呢?
劉副縣長:要都像你這樣,三百多戶上訪,我還如何接待!
跟隨白女士暗訪之后,記者采訪了望奎縣主管城市建設的副縣長劉小光,劉縣長非常正式在信訪局接待大廳接受了采訪。劉副縣長說:“我們縣委、縣政府對此事也非常地重視,也希望此事盡快地解決,我們的每次接待都非常正規,而且都有錄像”。
當白女士滔滔不絕講起此事的過程時,劉副縣長好像有點不耐煩了,只是嗯、啊地應和著,低著頭,手里還不斷地摁著手機,最后說,你要的太多,原位置回遷不可能。白女士說:“怎么是我要的多了呢?我的房子是真金白銀蓋的,不值,開發商怎么能跟我簽協議?我又不是釘子戶,怎么就不能原址回遷,他怎么就敢把房子賣給別人”?劉副縣長聽到這里,實在有點不耐煩,也有點情緒化了,就說:“要都像你這樣,三百多戶上訪戶,我還如何接待”!
聽到這里,記者問劉副縣長,那你們縣拆遷戶有多少啊?負責接待的建設局辦公室主任馬上搶著說了句:“一萬多戶呢”!但記者事后根據原副縣長孫國文在2012年《全縣房屋征收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了解到的數字是“四年來共拆遷40.49萬平方米5633戶”。這個辦公室主任為什么要撒這樣的謊呢?難到望奎縣棚戶改造上訪的比例真就這么高嗎?這是為什么呢?最后,劉副縣長說:“我還有個會要參加,今天就談到這吧”! 采訪就此匆匆地結束了。
事后,據白玉珍女士講,她再去縣政府找這位劉副縣長,這位副縣長的態度就變了,說你不是找媒體了嗎?讓媒體給你解決吧!你找的倆記者也不是真記者,我也做過媒體······記者不解:劉副縣長能說這樣的話嗎?但白女士說,她每次去政府以及各職能部門都有錄音、錄像,加在一起已經有幾百分鐘之多了,不信,我給你放出來,你們聽聽?